师子传法付法藏经云。佛以正法付大迦叶。迦叶展转付嘱。次至尊者。名曰师子。于罽宾国大作佛事。以僧伽黎衣传付弟子婆舍斯多曰。如来正法眼藏。今转付汝。汝应保护。普润来际。偈曰。正说知见时。知见俱是心。当心即知见。知见即于今。如此之法为大明灯。能照世间愚痴黑暗。是故诸贤圣人皆相守护。更相付嘱。常转法轮。为诸众生起大饶益。断塞恶道。开人天路。逮至最后。斯法衰灭。贤圣隐没。无能建立。世间暗冥。造作恶业。行十不善。命终多堕三涂八难。是故智者宜当观察。无上胜法有大功德。微妙渊远。不可思议。譬如估人。欲过大海。必乘船舫。然后得度。一切众生亦复如是。欲出三界生死大海。必假法船。方得度脱。真善知识为大利益。济诸苦恼
发布时间:2022-06-20
古代有个国王,名叫察微,他既聪明,又有学问,经常打扮成普通的老百姓,出门巡视。有一次,他遇到一个修鞋的人,就问他:“您说全国上下谁最幸福?谁最快乐?谁的日子过得最舒服?”鞋匠连想都没有想,毫不犹豫地说:“那还用说,当然是国王!他有王后、妃子、百官侍奉,又有无数百姓奉献,要什么有什么,随心所欲,这还不是最快乐的人吗?”国王说:“好吧!可能是这样,也可能不是这样。”他请鞋匠喝了许多美味香醇的葡萄酒,没多久,鞋匠就烂醉如泥,不省人事了。国王把他带回宫中,对妃子说:“这个人说国王是天下最快乐的人,我要和他开个玩笑。”趁鞋匠还没清醒过来,他们七手八脚地给他换上国王的朝服,又如此这般地吩咐后宫的王后与妃子
发布时间:2022-06-20
阿罗汉,包含杀贼、不生、应供三义:杀贼,贼,指见、思之惑。阿罗汉能断除三界见、思之惑,故称杀贼;不生,即无生。阿罗汉证入涅槃,而不复受生于三界中,故称不生;应供,阿罗汉得漏尽,断除一切烦恼,应受人天之供养,故称应供。灵隐寺五百罗汉碑刻第二百七十九尊至第二百九十六尊灵隐寺五百罗汉堂第贰佰捌拾玖尊降魔军尊者灵隐寺五百罗汉堂降魔军尊者铜像诗 偈诸葛草船借东风,运交华盖事事通。登科及第必有望,从政经商皆成功。偈解诸葛火烧曹营能够成功,全靠有东风相助,同样,人一旦运交华盖,从政经商,事事都会成功。此偈教导我们,做事应当是勤勉努力,为人应当善良正直。所谓好运,不过是自己的不懈努力和往昔累积的福报。尊者法相
发布时间:2022-06-19
龙树造论付法藏经云。马鸣大士付法比罗长老。比罗临灭。便以法藏付一大士。名曰龙树。然后舍命。龙树于后。广为众生流布法眼。以妙功德用自庄严。天聪奇悟。事不再问。建立法幢。降伏异道。时南天竺国王甚邪见。承事外道。毁谤正法。龙树菩萨为化彼故。即诣王所。王问。汝是何人。答言。我是一切智人。王敕集诸婆罗门与诸外道。共与沙门广共论议。时诸外道闻是事已。悉来云集。含怒怀嫉。来竞言辩。于是龙树升座。其愚短者一言便屈。小有聪慧极至再问。词理俱尽。无量邪见外道皆悉降伏。剃除须发。俱共出家。如是展转。广度众生乃至无数。广开分别摩诃衍义。造优波提舍论。有十万偈。庄严佛道大慈方便。如是等论各五千偈。令摩诃衍光宣于世。造无
发布时间:2022-06-17
金代国祚虽短,但在佛教教学方面,如华严、禅、净、密教、戒律各宗都有相当的发展。其中禅宗尤为盛行,这可说完全受了北宋佛教的影响。本来黄河流域的中原一带,在金人未占领以前,禅宗的杨岐、黄龙二派已很兴盛。杨岐系克勤(1063—1135)住汴京天宁寺,黄龙系净如(?—1141)住济南灵岩寺,各弘宗风,为北方禅宗的二重镇。金人占领中原以后,道询(1086—1142)继承净如在灵岩寺弘法,著有《示众广语》、《游方勘辨》、《颂古唱赞》诸篇。汴梁则有佛日大弘法化,传法弟子圆性(1104—1175)于大定间应请主持燕京潭柘山寺,大力复兴禅学,著有语录三编行世。门弟子中得法的有普照、了奇、圆悟、广温、觉本五人。广
发布时间:2022-06-17
阿罗汉,包含杀贼、不生、应供三义:杀贼,贼,指见、思之惑。阿罗汉能断除三界见、思之惑,故称杀贼;不生,即无生。阿罗汉证入涅槃,而不复受生于三界中,故称不生;应供,阿罗汉得漏尽,断除一切烦恼,应受人天之供养,故称应供。灵隐寺五百罗汉碑刻第二百七十九尊至第二百九十六尊灵隐寺五百罗汉堂第贰佰捌拾捌尊慧依王尊者灵隐寺五百罗汉堂慧依王尊者铜像诗 偈世人趋利重钱财,锱铢心计实可哀。诗书礼义常修习,天堂福门为君开。偈解世上大多数人都趋利重财,为了一己之利而锱铢必较,机关算尽。真正有意义的人生当时常研习诗书礼义,幸福的大门自然会向你敞开。此偈教导我们,人生应多读书,重礼仪,调心养性,待人谦和,对于名利不必过于
发布时间:2022-06-15
《放牛譬喻经》有一段记载:摩伽陀国的频婆娑罗王招待佛及五百位弟子长达三个月。国王用新鲜的奶、酪和酥等食物,来供养佛和一群比丘,同时,吩咐一群放牛的人:“你们到附近来住好了,而且每天都要把新鲜牛奶、酪、酥等食物送来。”三个月过去,国王颇为怜惜地告诉那群放牛的人:“你们先去瞻仰佛,然后再回到原地去放牛吧!”一群放牛人浩浩荡荡的来参访佛,他们沿途高声交谈:“我们听人说,佛是一切智人,我们只不过是身份低贱的小人罢了。我们确实要明白一切智人到底为何留在这里呢?一方面,许多婆罗门喜好酥和酪,常常驾临放牛人的地方,待人亲切。放牛人也因此从他们那里听到各种经典的名字,在四种《韦陀经》里,关于治病、战斗、星宿、
发布时间:2022-06-15
马鸣辞屈付法藏经云。有大士名曰马鸣。智慧渊鉴。超识绝伦。有所难问靡不摧伏。计实有我。甚自贡高。闻有尊者名富那奢。智慧深䆳。多闻博达。言诸法空。无我无人。怀轻慢心。往诣其所。而作是言。一切世间所有言论。我能毁坏如雹摧草。此言若虚而不诚实。要当斩舌。以谢其屈。富那奢言。佛法之中凡有二谛。若就世谛假名为我。第一义谛皆悉空寂。如是推求我何可得。尔时马鸣心未调伏。自恃机慧。犹谓己胜。富那语曰。汝谛思惟。无出虚语。我今与汝定为谁胜。是时马鸣即自念言。世谛假名定为非实。第一义谛性复空寂。如斯二谛皆不可得。既无所有。云何可坏。我于今者定不及彼。便欲斩舌以谢其屈。富那语言。我法仁慈。不须斩舌。宜当剃发。为吾弟子
发布时间:2022-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