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弦琴【明】止庵德祥禅师月作金徽风作弦,清音不在指端传。有时弹罢无生曲,露滴松梢鹤未眠。古琴无弦,如何弹奏?在禅师看来,法界万有无非是一张古琴,以月为徽,以风为弦,能够抚弄这样的无弦琴,自是深得真空妙有、无生而生之禅悟真谛。禅宗有云:“无相之相即实相”,“无音之音为大音”,正如老子所云“大音希声”。无弦之琴弹奏的不是世间的靡靡无常之音,而是法界无生之音。何谓“无生”?无生即是诸法实相,不生不灭,不一不异,不来不去。《金光明最胜王经》曰:“无生是实,生是虚妄,愚痴之人,漂溺生死,如来体实,无有虚妄,名为涅槃。”《仁王经》曰:“一切法性真实空,不来不去,无生无灭,同真际,等法性。”“清音不在指端传
发布时间:2025-07-15
有出格见地,方有千古品格;有千古品格,方有超方学问;有超方学问,方有盖世文章。今文章学问不从立品格始,品格不从开见地始,是之楚而北其辕也。呜呼!习俗移人,贤知不免,狃一时耳目,忘旷劫因缘。非以理夺情、以性违习,安能洞开见地,使文章事业一以贯之也哉?——《灵峰宗论卷二·示王简在》出版社:北京图书馆出版社ISBN:9787501326167
发布时间:2025-07-15
/ 观世音菩萨成道纪念日 /农历六月十九 2025年7月13日观音菩萨妙难酬,清净庄严累劫修。三十二应周尘刹,百千万劫化阎浮。瓶中甘露常遍洒,手内杨枝不计秋。千处祈求千处应,苦海常作度人舟。每年农历二月十九观世音菩萨圣诞、六月十九菩萨成道日、九月十九菩萨出家日,汉传佛教寺院都会热烈庆祝。细心的读者难免会心存疑惑:既然观世音菩萨久远劫前早成正觉,于娑婆世界更是慈悲感应、随类现身,以汉地农历日期作为菩萨纪念日是确有依据,还是仅为民间传说呢?有种说法认为观世音菩萨成道日来源于妙善公主的故事。在传说中,菩萨是妙庄王的第三公主,名叫妙善,性喜清净,不愿婚嫁,被逼往汝州龙树县白雀寺为尼。妙庄王授意该寺故意
发布时间:2025-07-13
山居偶成四首之二【明】憨山德清禅师滚滚红尘世路长,不知何事走他乡。回头日望家山远,满目空云带夕阳。“滚滚红尘世路长”,禅师首先慨叹世人:滋润红尘世路上,究竟要走到什么时候呢?什么才是人生的最终归宿呢?“不知何事走他乡”,世味正浓之人似乎没有生命的目标,和精神的理想,他们不知来世间所为何事?更不知为什么随波漂流、到处流浪。“他乡”譬喻心外的五欲六尘的世界。“回头日望家山远”,浪子回头,望见家乡的山,依稀缥缈。此时此刻,百种蹉跎,千万凄清,涌上心头。“满目空云带夕阳”,抬头仰望天空,夕阳西下无限美好,哪里是我生命的归宿呢?风扫浮云究竟尽,普天俱见日头红。
发布时间:2025-07-09
赠无敌【宋】石屋清珙禅师眼空湖海气凌云,杰出丛林思不群。古往今来谁是我,得饶人处且饶人。禅师的冲天气概和大气磅礴在这首诗中可见一斑。“眼空湖海气凌云”,石头希迁禅师曾赞叹证悟心性的过来人:“丈夫自有冲天志,不向如来行处行。”只有那些明心见性、证悟本来的禅者才有如此的气魄和胆识。他们独立不羁而傲然于天地之间,不受人惑,不与物拘;他们绝不依门傍户,数他人宝,而是随处作主,立处皆真。正如禅师所形容的“个个如狮子儿,吒呀地咆哮一声,壁立千仞”。“杰出丛林思不群”,不群者,没有对手。禅师气凌云天,大道孤侣,自是戛戛独造,迥异凡人。正如杜甫在赞叹李白时说:“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这是形容李白才情高迥,
发布时间:2025-07-05
六月初十 金粟如来圣诞到处毁僧骂佛,知佗有官无官。善现屡遭呵责,瞿昙也被热谩。只有文殊不肯,吃气出来理问。遮汉自知无理,当时口似磉盘。——灵隐慧远禅师赞维摩诘是佛世之时著名的在家居士,本地不可思议,过去久远劫前早已成佛,号金粟如来。这次以维摩诘居士的化身来应现于娑婆世界,住在中印度毗耶离城中,以智慧卓越、辩才无碍的神通,协助释迦牟尼佛度化众生。维摩诘,意译为净名、无垢称,意思是洁净,没有染污的人。他是古印度毗舍离地方上的一个富翁。由于是在家菩萨,他示现有妻子眷属。其妻貌美,名叫无垢,一双儿女,子名善思童子,女名月上女,皆具宿世善根。佛陀曾至毗舍离城,善思童子献花与佛,佛陀为他说法,当下就证得
发布时间:2025-07-04
夫学般若菩萨,起大悲心,发弘誓愿。精修三昧,誓度众生。不为一身,独求解脱。放舍诸缘,休息万念。身心一如,动静无间。量其饮食,调其睡眠。于闲静处,厚敷坐物。结跏趺坐,或半跏趺。以左掌安右掌上,两大拇指相拄。正身端坐,令耳与肩对,鼻与脐对,舌拄上颚。唇齿相着,目须微开,免致昏睡。若得禅定,其力最胜。古习定高僧,坐常开目。法云圆通禅息呵人闭目坐禅谓黑山鬼窟,有深旨矣。一切善恶,都莫思量,念起即觉,常觉不昧。不昏不散,万年一念,非断非常,此坐禅之要术也。坐禅乃安乐法门,而人多致疾者,盖不得其要,得其要,则自然四大轻安,精神爽利,法味资神。寂而常照,寤寐一致,生死一如。但办肯心,必不相赚。然恐道高魔盛,
发布时间:2025-06-27
山居诗【明】雪梅禅师道人卓锡爱名山,四面巉岩指顾间。风牖坐闻松子落,石床定起藓痕斑。鸣禽花坞春常在,隔水柴扉夜不关。惟有白云知此意,庵前飞去又飞还。这首山居诗极力展现了诗僧生活环境的优美以及诗僧禅心的闲适惬意。“道人卓锡爱名山,四面巉岩指顾间”,诗僧振杖卓锡,行脚于名山大川之间,只见四面峻石围绕,好一片奇绝幽僻的胜境。“风牖坐间松子落,石床定起藓痕斑”,闭坐在窗前聆听风起的天籁,其中又夹杂着松子悄然剥落的声音。禅定起后,回观石床,但见藓苔长出新痕。“鸣篱花坞春常在,隔水柴扉夜不关”,花坞鸟鸣婉转动听,春光似乎长久未去;隔溪萧疏的柴扉,自是夜不关门。在这样的环境中坐禅修行,诗僧早已万虑俱忘,尘缘
发布时间:2025-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