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既以菩提圆满为目的,非加一番勇猛精勤的修行不为效。而一切诸行皆依实相无相理以修,心经说“照见五蕴皆空”,金刚经说“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用这无相理观,破除无始时来我执法执,乃能修布施等六波罗密多。由这种种必需条件的因缘关系牵联合集,乃能进入菩萨的深位。倘使这种关联条件缺脱一种,那前途也就艰阻了。所以修这六波罗密法,就是促进菩萨深造以达圆满的必要资粮。修这波罗密法,一切万行万德,无不包罗具足圆满。于中前三波罗密法,属于修福;第六波罗密属于修慧;精进、禅定二波罗密,通于福慧——以精进波罗密勤行策进,禅定波罗密集中凝固——故修此中六波罗密行,总摄一切万德万行。从这里真能够立大志愿
发布时间:2024-11-01
禅宗的正式建立是从六祖慧能大师开始的。在这之前,从初祖达磨至五祖弘忍及其旁出诸大德,都称为楞伽师。下面简略介绍一下这方面的情况。毫无疑问,达磨大师本人是受持《楞伽经》的。据《楞伽师资记》中记载,初祖谓慧可曰,有《楞伽经》四卷,仁者依行,自然度脱。又说,弟子昙林记师言行,集成一卷,名曰《达磨论》也。菩提师又为坐禅众,释《楞伽》要义一卷,有十二三纸,亦名《达磨论》也。此两本论文,文理圆净,天下流通。如果达磨大师自己不受持《楞伽经》,怎能将此经传授给慧可,并为坐禅众解释《楞伽》要义?所以达磨大师是受持和传授《楞伽经》的初祖。二祖慧可大师,在承受《楞伽经》之后,即于邺都随宜说法,一音演畅,四众归依,如
发布时间:2024-10-31
寄浮山岩中涣达二上人【宋】真净克文禅师若是金毛那守窟,奋迅东西警群物。有时踞地吼一声,突然惊起辽天鹘。所食不食雕之残,戏来还是弄活物。翻嗟疥狗一何痴,到处荒园咬枯骨。开悟的祖师大德往往表现出一种洒脱不羁、无所畏惧的大智大勇。这种“大道绝闻,任西而东”的自信与独尊,形成了禅师“狮子不食雕残,快鹰不打死兔”的雄猛奔放的气概。“若是金毛那守窟,奋迅东西警群物”,禅师荷担如来家业,便是不固守窠窟的金毛狮子,它奋迅出窟,群兽为之胆裂。“有时踞地吼一声,突然惊起辽天鹘”,每当狮子王踞地哮吼之时,纵是辽天的俊鹘也闻风逃窜。“所食不食雕之残,戏来还是弄活物”,狮子王不吃雕残之物,而要戏弄活物,这是譬喻禅者不在
发布时间:2024-10-30
天道的众生,宫殿随身,衣、食自然,身高、寿长都非我们可以想像的。佛教在地理上将我们脚下的地球列为南赡部洲,南洲而外,还有东胜神洲、西牛贺洲、北俱卢洲。四洲之中有须弥山,出水八万四千由旬。须弥山高度之半的四面,为护世四王天的住处。须弥山之顶是忉利天,译为“三十三天”。须弥山的顶部好像是一大片平原,四方各有八天,帝释居中为天主,所以叫三十三天。这两重天名叫地居天。忉利天向上则为夜摩天、兜率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四个空居天。合空居、地居之六天统名欲界,此世界之有情以有食欲、淫欲、睡眠欲等,故称欲界。再向上说,就是色界四禅天。四禅天中的初禅有三天:梵众天、梵辅天、大梵天;二禅有三天:少光天、无量光天、
发布时间:2024-10-30
2024年10月31日 农历九月廿九药师琉璃光如来圣诞药师如来琉璃光,焰网庄严无等伦。无边行愿利有情,各遂所求皆不退。厌苦欣乐,人之常情,释迦牟尼佛出现世间、宣扬佛法,就是要引导我们去探讨人生苦恼的根源,并教授离苦得乐的方法,使人依之而修,得以解除一切痛苦、获得究竟安乐。但是在暂未解除一切痛苦、获得究竟安乐之前,该如何去减轻众生当下所面临的生理、心理的种种痛苦,获得现实人生的幸福与快乐呢?于是,释尊特别介绍药师琉璃光如来给此土众生,使人闻名忆念,恭敬供养,皆得消灾解难、增福延寿。那么药师琉璃光如来究竟是谁呢?他的圣号又有何深意呢?药师梵语“鞞杀社窭噜”,译为药师。药可分物药与法药,师有世间医师
发布时间:2024-10-30
三生石上旧精魂【唐】圆泽禅师三生石上旧精魂,赏月吟风莫要论。惭愧情人远相访,此身虽异性常存。唐代圆泽禅师与儒生李源是一对好朋友,两人相约出外去旅行,圆泽希望走山路,而李源则坚持要走水路。这时,圆泽叹息:“果真因果轮回不可勉强。”只好取道水路。在水边遇见一个妇女在洗衣服,圆泽一看,知道命中注定逃不了。原来这妇人在这里洗衣服,就是等圆泽来投胎的。圆泽就对李源说:“业报如此,我要投胎去了,不能再陪你去旅行了,希望十三年之后,杭州天竺寺外,我们有缘再相见。”洗衣妇回家之后,就怀孕了,十个月后就生下了一个小孩。一晃十三年过去了,李源如约到了天竺寺外,看到一个牧童骑在牛背上吟唱此偈。李源一听,就知道牧童就
发布时间:2024-10-26
禅宗初祖达磨大师,在向二祖慧可传法时说:“昔如来以正法眼付迦叶大士,辗转嘱累而至于我,我今付汝,汝当护持。并授汝袈裟以为法信,各有所表,宜可知矣。”又曰:“吾有《楞伽经》四卷,亦用付汝,即是如来心地要门,令诸众生,开示悟入。”这是《景德传灯录》的记述。达磨传法授衣后,还传授了《楞伽经》四卷,并说明此经是如来心地要门,要二祖慧可弘传,开示众生悟入,指出了《楞伽经》对参禅者的重要性。但是达磨大师又说,他所传授的禅法,是“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指出了禅的立宗基础及体验的方法。既然是“教外别传”,故无所依的经典;既然是“不立文字”,故也没有文字上构思推究的理论,只以“见性”一事为“
发布时间:2024-10-23
呈远录公【宋】圆通法秀禅师谁能一日三梳头?撮得鬓根牢便休。大抵是他肌骨好,不搽红粉也风流。据载俱胝和尚在天龙禅师深会禅旨后,于机锋应接之际,总是惟竖一指。临终前说:“吾得天龙一指头禅,一生受用不尽。”该公案可与此禅诗共赏。“谁能一日三梳头?撮得鬓根牢便休”,禅师大事已了,所作已办。“撮得鬓根”譬喻彻见本来的禅师不用再设立什么名目、机关,只是随意聚拢头发成为一束,梳妆就告结束。只是“肌骨好”,所以不涂脂粉,也自有无尽风流。譬喻倶胝以竖指应对学人,是因为他已经证悟有的清净妙心,所以不用别立名目,随手拈来即为道用。正如道宁所咏:“无伎俩,少人知。大抵还他肌骨好,何须临镜画蛾眉?”
发布时间:2024-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