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学华严,能让我们的心量、气质、生命品质,朝向健康的目标前进,走向人生十全十美、止於至善的生命境界。  华严思想可划分为"五位修学"。五位修学就是"十住位、十行位、十回向位、十地位、等觉位」,假如再把"妙觉位"加进去,就叫"六位修学"。  通常正式修学的过程分为五位,假如加入准备阶段的十信位,那部分也叫六位,但那指的是讲因地六位,果地六位是从"十住、十行、十回向"到"十地、等觉、妙觉"。  我们了解这个修行法的系统,才能够知道所修学的层次跟境界在哪个地方。
发布时间:2018-06-24
上升楼阁,当愿众生:升正法楼,彻见一切。                         ——《华严经·净行品》  偈颂广释  我们在爬楼梯的时候、或者乘电梯的时候,愿一切众生都能"升正法楼",看得更远;能够"彻见一切",彻见法界!愿一切众生都能够提升内在的智慧,能够明了自
发布时间:2018-06-22
若有所施,当愿众生;一切能舍,心无爱著。            ——《华严经·净行品》  偈颂广释  修布施的时候,要三轮体空,施者、受者、所施之物,都能三轮体空。愿一切众生"一切能舍"——舍离贪爱、舍离执著,觉悟到一切诸法都是无常的。  梦参老和尚开示  施舍,是六度之一,我们把施主又称为檀越,就是施舍能够越渡苦海,俱因俱果。  因为,一切能舍,心无爱著,所以能以此因而成就圣道。这是断苦的因。那么,我们的愿就是愿一切众生都能断苦得乐。  咱们一说能舍,就想到财物去了,不是这个意思了。"舍&rdq
发布时间:2018-06-19
六相出自《华严经十地品》欢喜地,指总相、别相;同相、异相;成相、坏相。  智俨法师一次在梦中,一位西域高僧指示他:你要阐扬法界缘起,须阐述《十地品》中的六相。  《十地品欢喜地》云:"愿一切菩萨行,广大无量,不坏不杂,摄诸波罗蜜,净治诸地。总相别相,同相异相,成相坏相,所有菩萨行,皆如实说,教化一切,令其受行,心得增长。"  华严宗依之发展出的「六相圆融」概念,与「十玄门」互为双璧。「六相」,三对看似相反,之间又相互依存,为万法皆有圆融无碍、无所分别的特性,此乃法界缘起的依据。  何为六相?  法藏大师在《华严五教章》中以舍(屋宇)与椽(梁柱)的譬喻来解释。  一、
发布时间:2018-06-19
著璎珞时,当愿众生:舍诸伪饰,到真实处。                 ——《华严经·净行品》  偈颂广释  璎珞,装饰在颈部以上的叫做璎;挂在身上叫做珞。实际上璎珞泛指所有的装饰品。  在家菩萨戴装饰品的时候,如戴耳环、项链、戒指等等装饰品的时候,要能提起正念,愿一切众生都能警觉,这些装饰品是虚假的庄严。愿一切众生,以福慧为庄严,以悲智为璎珞,以直心为道场,以自性清净为真实处;  成就戒定慧,是真实的庄严;升华自己的人格,提升内在的慈悲与智慧是"到真实
发布时间:2018-06-19
受具足戒 当愿众生具诸方便 得最胜法            —《华严经》净行品  《华严经》中的戒法,有无所不涵盖的特色。  〈净行品〉由智首菩萨为当机众,请问净化身口意三业的方法。文殊菩萨为说"一百四十一愿行",可作为净化身心的指南。其中每一愿,均以成就一切众生为前提,作意"当愿众生",发出广大净善心意,来美化心灵,成就世间,开拓胸襟,成为彻底的戒法。  在《华严经》的各品当中,也有种种不同的戒法。  〈离世间品〉阐述十种清净戒:  1、身净戒,防护身三恶故;  2、口净戒,远离口四过故;  3、心净戒,永离贪恚诸邪见故
发布时间:2018-06-19
若在宫室,当愿众生:入于圣地,永除秽欲。                                              &nbs
发布时间:2018-06-18
伎乐聚会,当愿众生:以法自娱,了伎非实。                                         ——《华严经·净行品》   【
发布时间:2018-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