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摩西来一字无,全凭心地用功夫;若要纸上谈人我,笔影蘸乾洞庭湖。 ——清.永明 【达摩西来一字无】 达摩祖师当初从西天印度到中国来,是带着心
发布时间:2018-05-31
对于出家人来说,只有真正受了戒,才能成为名符其实的比丘。受完戒后,要坚持学戒,把戒学好了,才能持戒守戒。那么,如何学戒呢? 受完戒后如何学戒 第一、读熟戒本 勿令忘失 要读诵戒本,《比丘戒本》、《比丘尼戒本》、《菩萨戒本》,要纯熟读诵,并且背诵。背诵之后,要常常复习,以免忘失。 第二、戒条解义 明了清晰 学习比丘戒,就是要依照《比丘戒相表记》来学习,这是我们基本止持的戒法。因为开遮持犯的相状非常微细,我们必须透过一而再、再而三的学习,才能逐渐明了清晰的。 学过一遍,我们有时候还模模糊糊的,所以要多学。听过一遍都还不够的,最好要二次、三次以上的学习,逐渐就比较熟了。 经过多次学
发布时间:2018-05-25
托 指出家僧以手持钵,乞求布施。佛陀制定托钵,令出家众不得从事生计营业,亦不可蓄存财富物资,惟以延续色身、长养慧命之故,出家众为资养色身及令众生种福田而乞食,其意义有二:一是自利,为杜绝俗事,方便修道。二是利他,为福利世人,给予众生种福田的机会。乞食为出家僧众清净之正命,乞食时以维持生命为限,心不贪着,故得食时不喜,不得亦不忧,唯以除旧疾,养气力为要。 钵 佛教中,钵是出家僧人必备之物,为比丘十八物之一,僧人出门乞食时之食具。其材料、颜色、大小,均有定制,不得随意改变。佛陀用石钵,大众僧用瓦钵。钵的传说,佛陀成道后,四大天王各献一石钵,佛陀因四天王同时献供,为视平等,同收四钵,运用神
发布时间:2018-05-22
"佛告比丘:汝等当受持锡杖,所以者何?过去未来现在诸佛皆执故。又名智杖,彰显圣智故。亦名德杖,行功德本故。圣人之表帜,贤士之明记,道法之正幢。"——《锡杖经》 锡杖是佛门僧侣的用具,属比丘十八物之一,又称有声杖、禅杖、金锡等。其形状分三部分,上部即杖头,由锡、铁等金属制成,呈塔婆形,附有大环,大环下亦系数个小环。摇动时,会发出锡锡声。中部为木制;下部或为錞、鐏、铁等金属所造,或为牙、角造。▲法门寺出土唐代鎏金二股六环铜锡杖 锡杖的形状 锡杖依不同的形状,象征着不同的意义。迦叶曾白佛:何为锡杖?佛言:"锡者轻也,依倚是仗,除烦
发布时间:2018-05-22
菩萨戒是修大乘菩萨道者所受持的戒律。菩萨戒的内容为三聚净戒,即摄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三项,即聚集了持律仪、修善法、度众生等三大门之佛法,作为禁戒以持守之。 菩萨戒之大乘典籍较多,可综合分为梵网与瑜伽二类律典。梵网戒本受戒之作法出于《梵网经》律藏品,其戒相为十重禁戒、四十八轻戒。不论出家、在家,皆可受持。瑜伽戒本出于《瑜伽师地论》卷四十、卷四十一,以三聚净戒、四种他胜处法为基准。虽亦道俗通摄,然必先受小乘七众戒而久已成就无犯者,方能受持。古代以瑜伽戒为主,现今则盛行梵网戒。 据梵网经卷下所载,受持菩萨戒有五种利益: (一)十方诸佛愍念守护。 (二)临命终时,正见心
发布时间:2018-05-20
戒法 戒法者,佛为优婆塞优婆夷所制之五戒八戒,式叉摩那之六法戒,沙弥、沙弥尼之十戒,比丘之二百五十戒,比丘尼之三百四十八戒,出家五众菩萨之十重四十八轻戒,在家二众菩萨之六重二十八轻戒,及一百八十四种羯磨,三千八万无量律仪等,皆名戒法。 戒体 戒体者,当受戒时,领纳戒法于心胸,于身内即生一种戒体。此体虽非凡夫可以见闻,然一生之中恒常相续,有防非止恶之功能,是名戒体。戒体的优劣,在于受戒时发心的高下。故求戒者,当先明白发心。发心分下、中、上三品: (一)下品心,于正受戒时,以智狭劣,誓愿不广,或心散乱,缘境不周,但得戒相守持,无克发体功用,是为下品心,即得下品戒; (二)
发布时间:2018-05-18
世俗所说:"受戒容易持戒难!"确是有理。但亦在我们的善根有浅深,信心有无的关系?如果佛弟子戒律严净,谁不敬仰?诸佛菩萨,尚为护念,何况天龙鬼神及人?真如炉中旃檀,妙香普薰,所谓戒香、定香、慧香 、解脱香、解脱知见香,这五分法身的果香,也是从因地修戒得来的。 《戒香经》云:佛告阿难,世有众香,惟随风能闻,不能普闻。若持佛净戒,行诸善法,如是戒香,遍闻千方,咸皆称赞,诸魔远离。 《长阿含经》云:持戒有五种功德:一者所求如愿。二者财产增益无损。三者所住之处人爱敬。四者好名善誉,周闻天下。五者身坏命终,必生天上。 《四分律》说持戒十种功德 1、满足志愿,
发布时间:2018-05-17
《杂宝藏经》中记载:以前罽宾国中有一条恶龙,兴风作浪,给当地带来了很大灾难。当时许多阿罗汉各施神力,也不能逐走恶龙。后来祗夜多尊者来到恶龙的住处,弹了三下指,对恶龙说:"你立即离开,不要住在这里。"恶龙马上就转移到远处去了。 这些阿罗汉就问尊者:"我们和你都是获得漏尽平等法身,为什么你能驱走恶龙,我们却不能呢?"尊者回答:"我从做凡夫时起,直到现在,都是精勤地持戒,即使是微细恶作罪,也像对四根本罪一样护持,以戒的威力,所以能逐龙。" 由这一则公案,可以看出具戒的力量大。以清净戒体为所依,不论修福、超度、驱魔,或是成
发布时间:2018-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