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弘一法师 佛法以大菩提心为主,菩提者:即是利益众生之心,故信佛法者,须常抱积极之大悲心,发救济一切众生之大愿,努力作利益众生之种种慈善事业,乃不愧为佛教徒之名称。 若专修净土法门者,尤应先发大菩提心,否则他人谓佛法是消极的,厌世的,送死的,若发此心者,自无此误会。 或疑经中常言空义,岂不与前说相反,今按大菩提心,实具有悲智二义。悲者如前所说(即积极的大悲心)智者,不执着我相,故曰空也。即是以无我之伟大 精神,而做种种之利生事业,若解此意,即知常人执着我相而利益众生者,其
发布时间:2018-04-29
4月28日戊戌春杭州灵隐寺三坛大戒第四天,有护法居士善信供上堂斋,恭请灵隐寺方丈光泉大和尚上堂说法。此次上堂斋系有缘信众感念本次三坛大戒戒师慈悲摄受传戒于诸新戒,圆满诸戒子得受戒之功德,而使众生解脱路上增更多良师,特设上堂斋供养三宝。 上堂斋,即恭请和尚上堂为大众说法,之后赴斋堂受供。上堂斋是佛教供养中最为隆重的供僧植福方式之一。一般是大护法居士来寺院供斋或者寺院有重大活动时举行。上堂斋佛事包括请和尚上堂说法、上供、斋僧等几项内容。 上堂斋缘起 古代参学的行者参访,请禅师上堂说法,请法之人闻法后不论悟或未悟,皆能沾蒙法益,欢喜踊跃。在闻法后,设斋供僧,称为「上堂斋」。这是请法之人内心
发布时间:2018-04-29
文:新戒耀博 两年前在地球的另一边,我站在学校礼堂的红地毯上,学院院长站在台上对我们这些新入学的新生说:"两年后当你们修完课程毕业的时候,你们会和我一起站在这里领取毕业证书,你会听到我对你说‘job well done ’(干得好)。" 然而两年后的我并没有站在墨尔本的学校礼堂上,而是走进了灵隐寺的戒场。学校的毕业典礼是2018年的5月22日——和戒场的圆满日是同一天。 5月22日这一天,我在世俗本该和同学们一起,接受院长的颁证与拨穗。但为了受戒,我只能在毕业申请的典礼一栏里填上了"缺席"。因
发布时间:2018-04-29
编者按:4月26日戊戌春灵隐寺三坛大戒法会的第二日,新戒们在庄严隆重的净坛结界仪式后,在戒和尚光泉大和尚、开堂师芳振法师及诸引礼师的带领下,绕灵隐古刹踏界。「杨枝净水遍洒三千」,坛场内外净水所到之处,皆成结界。有感于坛场严净、诸师慈教,戒子写下至深感言。文:清 一 天微微亮,伴随着打板声开启了我在三坛大戒法会的第二天。 灵隐寺的药师殿内云板渐息,磬音响起,新戒们的脸上毫无早起的惺忪睡意,但是今天要举行的法会仪式是重要的净坛结界。通过开堂大师父的开示,我们知道结界仪式是为整个戒期奠定下坚固的基石,结界的如法与否,关系到整个传戒受戒的如法。 上午结界仪式开始,杨枝净水,遍洒戒场,在诸引礼
发布时间:2018-04-28
4月27日,戊戌春灵隐寺三坛大戒第三天,在灵隐寺药师殿举行「礼请引礼」仪式。新戒代表宣读请书,恭请此次三坛大戒的二十位引礼师。引礼师接过请书,向众新戒开示,愿新戒在戒期学习佛制祖规,忏净三业,求取无上戒品。新戒们恭聆法语,诺然受教,至诚三拜。待二十位引礼师开示完毕,开堂阿闍梨芳振法师将柳条一一交予诸引礼师。 宝华山系慧居寺阿阇梨六根所著的「传戒总范」中提到「引礼须知,对引礼师的职责做了概括:「引礼大德掌握全局,责重劳辛,教诫戒子,任重道远,必须以身作则,为法为人。」意思是说,当引礼师应以「将此身心奉尘刹,是则名为报佛恩」的精神来履行神圣职责,通过以身作则的方式来摄受戒子。
发布时间:2018-04-28
"戊戌春灵隐寺三坛大戒法会"第二天,新戒弟子在戒和尚光泉大和尚、开堂师芳振法师及诸引礼师的带领下,绕灵隐古刹"踏界",灵隐戒场结界立标,唱戒结坛。 引礼法师带领众新戒佛子诵经持咒由药师殿鱼贯而出,环灵隐寺古刹绕行一周,分别到达寺院东南西北四个界标位置,了解整个戒场的范围,称为"踏界"。 佛典中的结界,是指依白二羯磨(羯磨为作业或办事)划分一定区域,以保证僧众如法修学。用现代话讲,结为聚集、聚合;界为区域,结界就是把相关的人集合在一个区域内专注做某事而不受外界干扰。 结界分大范围的结界和区域性结界,大范围结界是指最
发布时间:2018-04-27
编者按:1942年秋,弘一法师在福建泉州圆寂,遵佛教仪式火化,灵骨舍利子被分成两份。1954年,弘一法师的弟子丰子恺考虑到弘一法师是在杭州虎跑寺出家,于是从福建请来另一半舍利子灵骨,与其他几位文人在虎跑建立了舍利塔墓。4月25日,来灵隐寺参加戊戌春三坛大戒的新戒们,来到弘一法师舍利塔墓前祭扫,表达对这位律宗高僧的深切缅怀之情,立志继承先祖以戒为师、弘演正法的遗志。新戒们礼塔忆念古德,提笔抒写心中感怀。文:悟恒十八年来不自由,书生狂性黯然收。梦里依稀沉舟客,纵横求索独登楼。峨冠博带读孔孟,何如沙门一比丘。千古怀抱情谁诉,落花衰草满汀州。 &nbs
发布时间:2018-04-27
弘一大师1938年11月28日讲于福建安海金墩宗祠摘自《弘一大师文集》 一、律宗(又名南山宗) 唐终南山道宣律师所立。依《法华》《涅槃》经义,而释通小乘律,立圆宗戒体。正属出家人所学,亦明在家五戒、八戒义。 唐时盛,南宋后衰,今渐兴。 二、俱舍宗 依《俱舍论》而立。分别小乘名相甚精,为小乘之相宗。欲学大乘法相宗者固应先学此论,即学他宗者亦应以此为根柢,不可以其为小乘而轻忽之也。 陈、隋、唐时盛弘,后衰。 三、成实宗 依《成实论》而立。为小乘之空宗,微似大乘。 六朝时盛,后衰,唐以后殆罕有学者。 以上二宗,即依二部论典而形成,并由印度传至中土。虽号称宗,然实不过二
发布时间:2018-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