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一千多年来所流传净土宗的念佛法门,到了近代几百年来大多都是采用"持名念佛"的途径,念"南无阿弥陀佛"的名号,就是持名念佛。"阿弥陀佛"是佛的名号,"南无"是皈依的意思,"南无"两个字要念成námó(那摩)。  但念"阿弥陀佛"的名号有一点须要注意,不可以念成"哦(wō或ē)弥陀佛",要念"阿(ā)弥陀佛"。  阿(ā)是开口音,嘴巴张开,在喉部、胸部发音。这个&ldqu
发布时间:2015-09-06
一、寺庙启蒙   大师俗姓蔡,讳德清,字澄印,别号憨山。明代金陵全椒县人,生于明世宗嘉靖二十五年十月十二日。大师满周岁时曾大病一场,母亲在观世音菩萨像前祷告: 愿舍儿出家。不久病即痊愈。为此,母亲将大师寄名于本地长寿寺,取乳名为"和尚"。大师从小就不喜欢跟小朋友游戏玩耍,只是一人独坐。七岁时,亲历了叔叔 病故。从此在幼小的心灵中便存下了"生从何来?死归何处?"一大疑团。九岁时,在寺庙中读书,有幸得阅《观音经》,不久就能背诵。   十二岁入报恩寺,依西林大和尚学习佛教诸经典及四书五经、诸子百家、古文词赋等。大师十九岁那一年,在寺中阅《中峰广录》
发布时间:2015-09-06
住相布施生天福,犹如仰箭射虚空。势力尽,箭还坠,招得来生不如意。
发布时间:2015-09-06
【赏析】   这是一首着名的见道诗。   几十年来,寻道的勇士,历经多少寒暑,几度灰心丧气又重新振作,可是那个大道总是难以找到。诗中的"三十年"、"寻剑客"、"落叶"、"抽枝"均有隐 义。可是自从看到桃花灼然开放之后,就不再有任何疑惑。 因为"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一个悟空之人,哪有什么疑惑呢?!   见桃花而悟道,这是禅林中的一件胜事。花中蕴含的道理,着实耐人寻味。宋代诗人黄庭坚的一首题画诗无疑与见花悟道后内心宁静虚明的禅境相契合:"凌云一笑见桃花,三十年来
发布时间:2015-09-02
诸行是常,无有是处;汝但一切处无心,即无诸行,亦无无行。 
发布时间:2015-09-02
在金兵入侵、国之将倾的北宋末、南宋初年,处于世局动乱的绍隆禅师,有着坚定的意志,默守初心,追随着圆悟克勤禅师。二十年间,尽得法要,开演出临济宗"虎丘派"。   访师悟道   绍隆禅师生于北宋熙宁十年(1077),和州含山(今安徽省含山县)人。宋朝是文治时代,特别推崇读书人,有所谓:"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 下品,唯有读书高。"同年纪的孩子多半在私塾内读书,希望能在科举考试中进士及第,光宗耀祖。然而,绍隆禅师却不同于一般人,从小便志向佛道,九岁即于佛 慧院出家,十五岁受具足戒。从出家到受大戒,六年当中,精研戒律。   受完大戒,有了稳固
发布时间:2015-09-01
众生由其不达一真法界,只认识一切法之相,故有分别执著之病。
发布时间:2015-09-01
石巩慧藏禅师问西堂智藏禅师:「汝还解捉得虚空么?」      西堂云:「捉得。」      师云:「作么生捉?」      堂以手撮虚空。      师云:「作么生恁么捉虚空。」      堂却问:「师兄作么生捉?」      师把西堂鼻孔拽。      西堂作忍痛声云:「太煞!拽人鼻孔,直得脱去!」      师云:「直须恁么捉虚空始得。」
发布时间:2015-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