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长史王怡问曰:「佛性既在众生心中,若死去入地狱之时,其佛性为复入不入?」      神会禅师曰:「身是妄身,造地狱业,亦是妄造。」      问曰:「既是妄造,其入者何入?」      答曰:「入者是妄入。」      问:「既是妄入,性在何处?」      答曰:「性不离妄。」      问:「即应同入否?」      答:「虽同入而无受。」      问:「既不离妄,何故得有入无受。」      答曰:「譬如梦中被打,为睡身不觉知,其佛性虽同入,而无所受,故知造罪是妄,地狱亦妄,二俱是妄受妄,妄自迷真,性元无受。」
发布时间:2015-08-23
忘记并不等于从未存在,一切自在来源于选择,而不是刻意。不如放手,放下的越多,越觉得拥有的更多。 
发布时间:2015-08-23
文/孙赟      《西游记》是一部家喻户晓的名着,大家一般认为这是游戏之作,所谓游戏就是不能当真,是瞎编的,是解闷的玩意。但实际上这部着作中蕴含着非常深刻的道 理,是儒释道集大成的智慧结晶。应该说,《西游记》的禅意无穷,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解读。末学从幼年的时候就很喜欢看根据这部名着改编的电视剧,后来凡有 新的《西游记》题材影视作品出现都认真的观看,从中得到了许多乐趣,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感到其中蕴藏的深意确实值得深入的体味。      大家对《西游记》里的人物最喜欢的,印象最深的是孙大圣,因为孙悟空是非常有能耐的,上天入地,七十二变,一个筋斗云十万八千里,最厉害的他有在太上 老君八卦炉
发布时间:2015-08-22
禅学是一门生活的智慧与艺术,是教导人们真心投注于生活,以发挥人性光明面的传承。特别是生活在忙碌紧张的现代社会,禅确实能在你的心理世界,洒下清凉的林荫,让自己品触到自由的欣喜和醒悟之后的自在。      禅不是知性的理解和观念上的接纳所能领会的。它必须透过生活上的体验,把感情与理智融合起来,让行动与思维一致,要真正从许多虚幻、贪执和成见中解脱 出来。这就好像你必须走出屋子,才能享受春阳的温煦;踏着秋野落叶,方始闻到秋声;张开自已的眼睛,才可能看到真实的景致。      禅也不是知性化的理念所能传递的。禅家常说"言语道断",意思是说,光是用语言文字来讨论禅是行不通的。
发布时间:2015-08-21
佛曰:睹人施道。助之欢善。得福甚大。 
发布时间:2015-08-21
有个人问禅师:"世上最可怕的是什么?"  禅师说:"欲望!"  那个人满脸疑惑。  禅师说:"听我讲个故事吧。"  一个僧人惊惶失措地从树林中跑过来,刚好碰到两个非常要好的朋友在林边散步。他们问僧人说:"你这样慌张是为了什么?"  僧人说:"太可怕了,我在树林中挖出了一堆黄金!"  两个人心里忍不住说:"这真是个大傻瓜!挖出了黄金,这么好的事他居然说太可怕了,真让人想不明白!"于是他们又问那个僧人道:"在哪里挖出来的?请告诉我们吧。&r
发布时间:2015-08-20
禅宗初祖菩提达磨    戒毓    菩提达磨为中国禅宗公认的东土禅宗初祖。菩提达磨意译作"道法",又称菩提达磨多罗、达磨多罗、菩提多罗。通称达磨。为我国禅宗初祖,西天 第二十八祖。南天竺香至国(或作婆罗门国、波斯国)国王之第三子,从般若多罗学道,与佛大先并称为门下二甘露门,四十年之后受衣钵。    梁武帝普通元年(520,一说南朝宋代末年),师泛海至广州番禺,武帝遣使迎至建业。然与武帝语不相契,遂渡江至魏,止嵩山少林寺,面壁坐 禅,时人不解其意,称"壁观婆罗门"。时神光于伊洛披览群书,以旷达闻,慕师之高风,断臂求法,师感其精诚,遂
发布时间:2015-08-20
佛曰: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 
发布时间:2015-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