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微和尚曾在恩师雪峰的禅院里任首座。有一天,正好是夏安居的终日,他对众僧说:"安居期九十天里,我都在给兄弟们说法。我很担心说得过多会蒙受我佛之罚,落得个眉法脱落的下场。请你们帮我看一下我还有没有眉毛。" 传说有一位和尚说错了法,受佛灵之罚,眉毛全部掉净了。 同门的保福和尚道:"作贼才心虚。" 长庆道:"不仅没掉,还越长越密了。" 云门最后道:"关。"(《碧岩录》) [品评] 关指整体的功用。一声之下连自己都忘却了,就达到了天人合一的化境
发布时间:2015-07-29
不离当处常湛然,亲切无过此语,觅则知君不可见,但于当处湛然,二边坐断使平稳。
发布时间:2015-07-29
抚州石巩慧藏禅师,本以弋猎为务,恶见沙门。因逐鹿从马祖庵前过,祖乃逆之。 师遂问:「还见鹿过否?」祖曰:「汝是何人?」 曰:「猎者。」祖曰:「汝解射否?」曰:「解射。」 祖曰:「汝一箭射几个?」曰:「一箭射一个。」 祖曰:「汝不解射。」曰:「和尚解射否?」祖曰:「解射。」 曰:「一箭射几个?」祖曰:「一箭射一群。」 曰:「彼此生命,何用射他一群?」祖曰:「汝既知如是,何不自射?」 曰:「若教某甲自射,直是无下手处。」祖曰:「这汉旷劫无明烦恼,今日顿息。」 师掷下弓箭,投祖出家。——摘自《
发布时间:2015-07-28
依无住本,立一切法无住之本本乎无住,若能彻住则万法一如。
发布时间:2015-07-28
有一天,乡长外出散步,远远就看到那家糕饼店前围着一群人,他心里明白又发生了什么事。他来到店门口,穿过人群走进店里,看到先生很激动地对太太说:"你如果再不听话,什么事都反对,我就要拿刀杀你!"太太也大声说:"杀啊!杀啊!反正我也不想活了。"乡长上前将两人拉开,说:"外面围了那么多人看你们吵架,你们难道不觉得惭愧吗?" 这对夫妻往外看,果然很多人,但是,他们不仅不听乡长劝解,反而骂得更大声,动作更激烈。乡长看他们这样,故意不理他们,往外大声叫说:"来啊!来啊!所有乡亲赶快来,这里有很多糕饼,大家尽量拿去享用吧
发布时间:2015-07-27
洞山良价禅师晋谒南泉普愿禅师,值马祖道一忌日,设斋祭祀。南泉问众僧:「来日为马师设斋,不知马师还来不来?」众皆无对。洞山说:「待有人作伴即来。」南泉闻已赞曰:「此子虽后生,甚堪雕琢。」洞山却不领情地说:「和尚莫压良为贼。」 这个公案可以分成两个部分来看。 第一,禅宗保留了中国慎终追远的文化传统,逢传法老师的忌日要设斋祭祀。但是除了遵从中国祭祖的习俗,也要兼顾禅宗无执着、无相、无我的见地和原则。 因此南泉借着祭祀马祖道一的机会,提了一个问题给大家:「明天祭祀的时候,你们看马祖还来不来?」马祖既已悟道,岂需后人祭他?但僧众卡在一个想法上: 「既然祭他,怎么又怀疑
发布时间:2015-07-27
是心不必更求心,是佛何劳更觅佛,倘于言句上作露布,境物上生解会,则堕在骨董袋中。
发布时间:2015-07-27
憨山德清禅师将生死去来之疑,冰释之后,作了一首偈:「死生昼夜,水流花谢;今日乃知,鼻孔向下。」 这是憨山德清禅师的开悟偈,表达他对生命现象的体认,并且呈现他自己的悟境。 人往往贪生怕死,对生命有无限的贪恋,对死亡有说不出的恐惧,但生与死岂由人自己做得了主!对于死亡的恐惧、害怕、担心,都没有用。愈是不想死,可能 死得更快;愈是不怕死,不一定就非死不可。开悟的人把生死置之度外,以平等心看待生死,把有生就有死当做自然现象。憨山禅师开悟后,引用几个比喻来形容他 所体验到的生与死。 他说,生死的现象有如昼夜的关系,有白天就一定有晚上,所以,既然有生就一定会死;即使讨厌黑
发布时间:2015-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