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如何是赵州?"师曰:"东门、西门、南门、北门。"      问话的要问赵州禅,赵州知之,却答以赵州城四门。勿笑问东答西,此正明头暗头都合得也。雪窦有"无限轮椎击不开"之句,颂赵州禅一切处不离本分,但一 切都是赵州自家的,却关锁严紧,不露消息,不许常人借口"平常心是道",任意胡为。赵州自说:"老僧在此间三十余年,未曾有一个禅师到此间。设有来,一宿 一食急走过,且趁软暖处去也。"赵州严峻把关,未曾宽假于人;纵有入得关来者,也只停留"一食一宿"。正是指
发布时间:2015-07-13
念佛无非念自心,自心是佛莫他寻。眼前林树并池沼,昼夜还能演法音。人人自己天真佛,昼夜六时常放光,别起眉毛观见得,何劳特地礼西方。
发布时间:2015-07-12
切莫刻意的寻求,人人皆由佛性,重在修心和意,而不是外在的 。<br /><br />&nbsp;
发布时间:2015-07-12
示弱而不逞强,示拙而不逞。
发布时间:2015-07-12
今年1月6日,上海交大原校长范绪箕教授度过了他的百岁生日,他至今仍每天做实验、写论文、指导博士研究生。  新的研究表明,"目标感很强",对健康有益,因为生活中是否有追求,这决定了一个人的心态,进而决定其生理状况。  英国科学家在40~90岁的人群里做了一个7年的追踪调查:结果发现,没有明确生活目标的,比有明确生活目标的,病死或自杀的人数,足足高了1倍;患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数,也多了一倍。  再则,医学早就发现,人退休后,因人生目标突然消失,身体健康和精神健康状况均会急剧下降。  为何会如此?  原因是,如果你没有目标,死亡便成了唯一的"目标",
发布时间:2015-07-11
惠明(道明禅师)请六祖慧能为他说法,慧能说:"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哪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给我看"这个面目",你就得见禅的奥秘。在亚伯拉罕出生前的你是谁?在你和这个家伙面对面交谈以后,你会更明白你是谁,上帝是谁。六祖要惠明和这个原初的人握手,用形而上学的话来说,那就是他的内在自我。)六祖在问惠明时,惠明其实已经有了悟道的准备。问句只是个表相,它其实是用来打开闻法者心眼的肯定句。六祖看到惠明就快要省悟了,惠明在黑暗里辛苦摸索很久,而今他因缘具足
发布时间:2015-07-10
白泰官,为清朝乾隆年间的&lsquo;江南八侠&rsquo;之一。他浪迹江湖多年后,便决定返回故里,安享天伦之乐。  他整装上路,晓行夜宿,看看将近家门,顿觉感慨万千。虽一别五年,但是山川依旧,景物皆亲。正走着,他看到一个七八岁的小童,正对着路旁一块大石头练功,掌到处,火花四溅。白太官看得呆了,上前问道:"小哥,你是谁家的弟子?你师父是谁?"原来这孩子就是白太官的儿子阿庚,他出走之后,妻子夏云亲自教儿子习武,已经三年有余。因为白太官受甘凤池一案的牵连,夏云嘱咐儿子不要对外人说出父亲的姓名。  阿庚见问,随口答道:"我家姓王,师父乃无名大侠。"
发布时间:2015-07-09
禅宗区别于其他宗派的独特之处即在于不以学经闻教而悟入。而是以"教外别传,不立文 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为旨归。禅宗排斥语言文字的教化作用,祖师们在接引弟子时,往往不是苦口婆心地劝导,而足以一种独特的形象暗示,隐喻、反诘或是 一种动作,甚至是一种表情宋表达无限的禅意,使弟子在无声的教化中明见禅的意境。      云门文偃禅师(864&mdash;949)是唐代云门宗的创始人,俗姓张,嘉兴(今浙江嘉兴)人。文偃禅师从小依空王寺志澄出家,跟志澄学律数年,对律宗很有研 究。睦州(今浙江建德)陈尊宿住龙兴寺时。文偃禅师非常仰慕陈尊宿之名,于是便前往参礼。陈尊宿接人一向以机锋
发布时间:2015-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