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训禅师在庐山归宗寺参学时,有一天动念想下山,因此向归宗禅师辞行,禅师问道:"你要到哪里去?" 灵训照实回答说:"回岭中去。" 归宗禅师慈悲关怀地问道:"你在此参学十三年,今天要走,我应该为你说些佛法心要,等你行李整理好,再来找我一下。" 灵训禅师将整理好的行李先放在门外,就持具去见归宗禅师。 归宗禅师招呼道:"到我前面来!" 灵训依言走到其近前。 归宗轻轻地说道:"天气严寒,途中善自珍重。" 灵训禅师语下,顿然彻悟。 归宗禅师的&ldqu
发布时间:2015-06-07
一切法本空,心即不无,不无即妙有。有亦不有,不有即有,即真空妙有。
发布时间:2015-06-07
丛林以无事为兴盛。修行以念佛为稳当。精进以持戒为第一。疾病以减食为汤药。烦恼以忍辱为菩提。是非以不辩为解脱。留众以老成为真情。执事以尽心为有功。语言以减少为直截。长幼以慈和为进德。学问以勤习为入门。因果以明白为无过。老死以无常为警策。佛事以精严为切实。待客以至诚为供养。山门以蓍旧为庄严。凡事以预立为不劳。处众以谦恭为有礼。遇险以不乱为定力。济物以慈悲为根本。——《百丈清规》•丛林准则
发布时间:2015-06-06
Normal
0
7.8 磅
0
2
false
false
false
EN-US
ZH-CN
X-NONE
发布时间:2015-06-05
无法,无本心,始解心心法,法即非法,非法即法,无法无非法,故是心心法。
发布时间:2015-06-05
我出家到现在,已经快四十年了,面对各种各样纷至沓来的事情,身心基本不会产生大波动,但是有时候根本来不及思考,会呈现出忿怒的一面。 比如对寺里的僧人们,可能脾气一下子就跑了出来,也会发火。但是发过脾气之后会马上想到,"惨了,刚才发火了,要赶紧回去忏悔。" 举个例子,在我们佛学院里,小师父们也有很多缺点和毛病,有的就喜欢打人。我们怎么教育和管理他们呢?第一次,会告诉他别打了;如果他还是继续打人,第二次、第三次……我们就会把这个小师父抓过来,呈现忿怒相。 我会说:"已经警告你十多次别打架了,你老是打人,好吧,现在就让你尝尝被打
发布时间:2015-06-05
编者按:觉真长老(1933~2015),已故中佛协副会长茗山 长老弟子,当代高僧,曾任香港佛教僧伽学院执行副院长、香港佛教联合会宗教事务监督、《世界佛教论坛》杂志总编辑。觉真长老晚年为国内多所高校如北京大 学、上海交大、长江商学院等讲授"佛学与企业管理""佛学与人生智慧""和谐是道""蕅益大师四书解"等课程,著有《快乐人生》《和谐人生》《彻悟人生》 《感知人生》《享受人生》《有容乃大》《当管理遇到佛学》《此心安处是吾乡》《素往来》等书籍。参禅打坐开悟成佛,不在于坐而在于心。(图片来源:资料图片)
发布时间:2015-06-04
直下无心,本体自现,如大日轮升于灵空,遍照十方更无障碍。
发布时间:2015-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