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鬘夫人是舍卫国波斯匿王之女,也是逾阇国的王妃。她地位尊贵,但面貌却长得不太好看,她心里常常因此生起疑惑。
有一次,当释迦牟尼佛在舍卫国祇园精舍的时候,她来到佛前顶礼佛陀之后,很恭敬地向佛陀提出几个问题:
一、为什么有些女人面貌丑陋,体态粗劣,望之可怖,而且穷苦卑贱?
二、为什么有些女人面貌丑陋,体态粗劣,望之可怖,但是大富大贵?
三、为什么有些女人长的美丽出众,却很贫苦,出身卑贱?
四、为什么有些女人长的美丽端庄,清秀可敬,有财有福,身世高贵?
佛陀开示说:「胜鬘!女人面容丑陋,体态粗劣,望之可怖,而且贫苦卑贱,是由于过去世性情暴躁,容易发怒,有人
发布时间:2010-06-17
从前有一位老人,派人带着钱到果园里给他买一种叫庵婆罗的水果来吃。他吩咐说:"把质量好味道甜美的买回来。"那人就拿着钱,去买水果。果园的主人说:"我这里树上结的果子味道都很好,没一个不好。你只要尝一个,就可以知道了。"买果子的人说:"我要把每个都尝一尝,然后再买,如果只尝一个又怎能知道其它的好坏呢?"接着他取来果子,一一品尝,然后买回家。老人见了一个个被咬过的果子,恶心得吃不下,全都扔了。
世上的人,也是如此。听说信守戒律乐善好施,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福分和欢乐,身心健康、平安吉祥,不肯相信,并说:"
发布时间:2010-06-08
有一次,道吾禅师问云岩:"观世音菩萨有千手千眼,请问你,哪里一个眼睛是正眼呢?"
云岩:"如同你晚上睡觉,枕头掉到地下去时,你没睁开眼睛,手往地下一抓就抓起来了,重新睡觉,请问你,你是用什么眼去抓的?"
道吾禅师听了之后,说:"喔!师兄,我懂了!"
"你懂什么?"
"遍身是眼。"
云岩禅师一笑,说:"你只懂了八成!"
道吾疑惑的问:"那应该怎
发布时间:2010-06-08
有个人不小心弄丢了针,实在找不到了,他突然看到家中放着的一根铁棒,于是,他突发灵感,拿着铁棒来到河边,找了块石头,很起劲地磨了起来。
有一个路人从河边经过,看到他正在磨那么粗的一根铁棒,便很奇怪地问他想做什么,他抬起头说:"我的针丢了,我要将这根铁棒磨成针。"路人说:"这么粗的铁棒你要磨到何年何月啊?"他却说:"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路人一下子被震撼了,不由得被这个人的执著精神感动了。
路人回去后,便将这个人要将铁棒磨成针的事情,向其他人绘声绘色地讲了。人们都对这个人肃然起敬。一下子,这
发布时间:2010-05-30
有一位虔诚的佛教信徒,每天都从自家的花园里,采撷鲜花到寺院供佛,一天,当他正送花到佛殿时,碰巧遇到无德禅师从法堂出来,无德禅师非常欣喜的说道:"你每天都这么虔诚的来以香花供佛,依经典的记载,常以香花供佛者,来世当得庄严相貌的福报。"
信徒非常欢喜回答道:"这是应该的,我每天来寺礼佛时,自觉心灵就像洗涤过似的清凉,但回到家中,心就烦乱了,我们一个家庭主妇,如何在烦嚣的城市中保持一颗清净纯洁的心呢?"
无德禅师反问道:"你以鲜花献佛,相信你对花草总有一些常识,我现在问你,你如何保持花朵的新鲜呢?"
信徒答
发布时间:2010-05-26
我小时候对汽水有一种特别奇妙的向往,原因不在汽水有什么好喝,而是由于喝不到汽水。我们家是有几十口人的大家族,小孩依次排行就有18个之多,记忆里东西仿佛永远不够吃,更别说是喝汽水了。
喝汽水的时机有三种,一种是喜庆宴会,一种是过年的年夜饭,一种是庙会节庆。即使有汽水,也总是不够喝,到要喝汽水时好像进行一个隆重的仪式,18个杯子在桌上排成一列,依序各倒半杯,几乎喝一口就光了,然后大家舔舔嘴唇,觉得汽水的滋味真是鲜美。
有一回,我走在街上的时候,看到一个孩子喝饱了汽水,站在屋檐下
发布时间:2010-05-04
有一个学僧道岫,虽然精于禅道的修持,但始终不能契悟,眼看比他晚入参禅学道的同参,不少人对禅都能有所体会,想想自己实在没有资格学禅,既不幽默,又无灵巧,始终不能入门。心想还是做个行脚的苦行僧吧!于是道岫就打点二斤半的衣单,计划远行。临走时便到法堂去向广圄禅师辞行。
道岫禀告道:"老师!学僧辜负您的慈悲,自从皈投在您座下参学已有十年之久,对禅,仍是一点消息没有。我实在不是学禅的根器,今向您老辞行,我将云游他去。"
广圄禅师非常惊讶问道:"哦!为什么没有觉悟就要走呢?难道到别处就可以觉悟吗?"
道岫诚恳的再禀告道:"我
发布时间:2010-05-03
丛林通常指禅宗寺院而言,故亦称禅林,但后世教、律等各宗寺院也有仿照禅林制度而称丛林的。中国禅宗从曹溪慧能后,四传至于怀海,百余年间禅徒只以道相授受,多岩居穴处,或寄住律宗寺院。到了唐贞元、元和间(785—806),禅宗日盛,宗匠常聚徒多人于一处,修禅办道。江西奉新百丈山怀海以禅众聚处,尊卑不分,于说法住持,未合规制,于是折衷大小乘经律,创意别立禅居,此即丛林之始。丛林的意义,旧说是取喻草木之不乱生乱长,表示其中有规矩法度云(《禅林宝训音义》)。
丛林规模开始不大,到唐末五代之间,南方有发展。如洪諲住浙江径山,道膺住江西云居山,僧众多至千数;义存住福州雪峰,冬夏禅徒更不减一
发布时间:2010-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