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十九 承远大师往生纪念日般舟苦行世难堪,绝粮泥土作所餐。常将经要佛名号,遍书途巷岩石间。念佛佛教特别法,来学以此令心安。天子闻名南向礼,故得道风四海传。承远大师,四川绵竹县人。起初学道于成都唐公,之后又到资川追随冼公接受教导。此时,承远大师尚是白衣信士身份。开元二十三年,远师二十四岁,因缘成熟而发广大菩提心,决定出家修道,于是前往荆州玉泉寺,依止兰若惠真和尚门下剃发染衣。剃度后,承远大师遵从真公之命往湖南参访。越洞庭湖过湘沅二水,到达南岳衡山,在天柱峰的朝阳地带止栖,并于通相法师处得受具足戒,对于三乘经教与戒法开始恒常精勤用功修学。当时,慧日法师(唐玄宗赐号慈愍三藏)正在广州游方传法。承远
发布时间:2023-09-03
七月初九 截流大师往生纪念日憨山宿愿尚未酬,故复示生作截流。呵斥修人天福者,直是阐提旃陀俦。佛我心性原不异,佛是已成我未修。欲得心佛两无差,当向忆佛念佛求。父梦憨山 友成儿郎截流大师(1626—1680),讳行策,俗姓蒋,清初顺康间人。父亲名叫全昌,乃宜兴老儒,与憨山大师是朋友。憨山大师示寂后三年,一天晚上,全昌梦见憨山进卧室,随后,大师出世,由此全昌为儿子取名为梦憨。出家修道 契悟法源大师长大成人时,父母相继逝世,遂萌发修道的志向。十八岁那年,投武林理安寺箬庵问公出家。出家后,精进修持,胁不至席地修行五年,契悟法源。修习净土 宿慧通达问公圆寂后,大师住报恩寺,遇同参道友息庵瑛师,劝大师
发布时间:2023-08-24
七月初二 莲池大师往生纪念日此是云栖老汉,肚里最多思算。谛观末世法门,百怪千奇没干。饶他梵语华言,不出威音那畔。所以旋转万流,直指西方彼岸。只图脚底着实,何必门庭好看。八十余年暗室灯,闻风犹使顽夫惮。——蕅益大师《云栖和尚莲大师像赞》云栖袾宏大师(1535—1615),杭州仁和人氏,俗姓沈,名袾宏,字佛慧,别号莲池。因久居杭州云栖寺,又称云栖大师,与紫柏真可、憨山德清、蕅益智旭三位大师并称为“明代四大高僧”。明朝嘉靖十四年(1535),大师生于望族世家,父讳德监,号明斋先生,母周氏。十七岁补诸生,以学识与孝行著称于乡里。邻家有一老妪,日日称念佛名,大师问其所以,老妪回答道:先夫持佛名,临终自在
发布时间:2023-08-17
天台山德韶国师,清凉文益禅师之法嗣,俗姓陈,处州(今浙江丽水)龙泉人。其母叶氏,曾梦见白光触体,因而有孕。德韶禅师十五岁时,曾有一梵僧来家中化缘,见他生得气度不凡,便劝他出家。于是他十七岁便依本州龙归寺落发,十八岁又于信州(治所在今江西上饶)开元寺受具足戒。后唐同光年间(923—926),德韶禅师开始游方参学。他首先来到安徽舒州(治所在今潜山县)投子山,礼谒投子大同禅师,接着又礼谒龙牙居遁禅师。初见龙牙,德韶国师便问:“雄雄之尊,为甚么近之不得?”龙牙禅师道:“如火与火。”德韶国师问:“忽遇水来又作么生?”龙牙禅师道:“去!汝不会我语。”德韶国师又问:“天下盖,地不载。此理如何?”龙牙禅师道:
发布时间:2023-08-14
法演禅师是北宋中后期临济宗杨歧派的著名禅师,俗姓邓,今四川绵阳人。少年出家,35岁时受具,住成都习《百法》《唯识》,后游方各地,历十数载。最后经浮山法远禅师指点,得法于白云守端禅师,言下契悟,成为杨歧派法嗣。先后住持安徽舒州白云山和湖北蕲州五祖寺等处。法演禅师学佛有一种执着的精神,凡是他不理解的地方,一定要弄个清楚。有一次他问师父:“什么是冷暧自知?”师父没有给他一个确切的答案,而是指示他到南方丛林参访大德高僧。于是法演禅师便负笈南下,跑遍了大江南北。正因如此,他才有机会参访到白云守端禅师,并在其指点下开悟。之后,他住持蕲州五祖山五祖寺,往来于舒州各地传法,被后人称为“五祖法演”。法演禅师的禅
发布时间:2023-08-12
慧思大师(515—577),俗姓李氏,北魏南豫州武津人(今河南上蔡),生于魏孝明帝延昌四年(515)。儿童时曾梦梵僧劝令出家,见同伴中有读《法华经》者,生大喜悦,借经本至空山塚间独自观看。师深慨无人教授,日夜悲泣。因荒山非人所居,乃移托一古城,凿土为穴,以栖其身。昼则行乞,夜则不眠,对经流泪,顶礼不休。时久雨不晴,得风湿症,举身浮肿,忍苦看经,病忽自失。又曾梦见普贤菩萨乘白象王而至,为其摩顶。自此不识文字,忽然自解,所摩之顶隐起肉髻。魏孝庄帝永安二年(529), 年十五岁,出家受具后,谢绝人事,专诵《法华》 ,日唯一食,不受别施。所居小庵,为无赖所焚。不久无赖得疠疾,向师悔过,其疾即愈。师重构
发布时间:2023-08-08
今日农历六月十六,是唐代高僧曹山本寂禅师(840—901)圆寂纪念日。禅师是曹洞宗第二代祖师,俗姓黄,福建泉州莆田人。幼习儒学,十九岁入福州福唐县灵石山出家,二十五岁受具足戒。咸通年间,参谒洞山良价禅师,往来请益,密受宗旨。后住抚州曹山,大扬宗风,详说洞山五位旨诀,成为丛林楷式,法席繁兴,学徒云集。曹山禅师所作之诗偈,今所知者,共有十三首,现录如下:赠廊壁萧萧秋风送暮钟,江门束鹿傍苍松。野人不与朝家事,早晚焚香拜九重。(见清郑王臣编《莆风清籁集》卷四十八)示纸衣道者颂觉性圆明无相身,莫将知见妄疏亲。念异便于玄体昧,心差不与道为邻。情分万法沉前境,识鉴多端丧本真。如是句中全晓会,了然无事昔时人。
发布时间:2023-08-02
农历六月十五不空三藏圆寂日据灌顶住,佩毗卢印。心精冥感,如响斯应。文殊现身,天王听令。岂秘密功,不思议圣。不空三藏法师(705—774),音译“阿目佉跋折罗”,或称“不空金刚”,又名“智藏”。西域狮子国人(今斯里兰卡),另说为北天竺(北印度)人。三藏为密宗祖师之一,与善无畏、金刚智并称“开元三大士”。幼年出家为沙弥,十四岁时在阇婆国(今印度尼西亚爪哇)师事金刚智,随同由海道乘船经广州,于唐玄宗开元八年(720)来到洛阳。在广福寺学习汉、梵文经论及律仪等。师二十岁受具足戒后,曾侍金刚智多次往返洛阳、长安两地,并参与译事和传五部密法。开元二十九年(741),金刚智奉玄宗命归国,行至洛阳病故,不空三
发布时间:2023-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