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2月12日 正月廿二见月读体律师圆寂纪念日绛衣斜搭半横身,高竖光幢启后尘。道继南山知有在,千华台上再来人。读体律师,号见月,是明末清初重兴律宗的巨匠,世称见月律师。俗姓许,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三月三日生于云南楚雄,其母梦梵僧人室,寤而生师。律师十四岁时。不幸双亲相继而逝,其二弟幼小,二人苦失所依。其伯父膝下无子,怜之恩育教诲。师擅绘画,因效写大士像,被称为小吴道子。崇祯元年(1628)伯父去世,他信了道教,后来有老僧送他一部《华严经》,阅至《世主妙严品》,翻然有悟,即决心舍道入佛。崇祯五年(1632)三十二岁从宝洪山亮如剃度,法名读体。见月律师自崇祯六年(1633)起,离滇经
发布时间:2023-02-13
七、坐不通前真苦恼却说道济随着监寺到云堂中来,只见满堂上下左右俱铺列着禅床,多有人坐在里面。监寺因指着一个空处道:“道济,此处无人,你可坐吧!”道济就要扒上禅床去,却又不知该横该竖,因向监寺道:“我初入法门,尚不知怎么样坐的,乞师兄教我!”监寺道:“你既不知,我且说与你听着:也不立,也不眠,腰直于后,膝屈于前,壁竖下路,不靠两边。下其眉而垂其止,交其手而接其拳。神清而爽,心静而安。口中之气,入而不出;鼻内之息,断而又连。一尘不染,万念俱捐;休生怠惰,未免招惩。不背此义,谓之坐禅。”这道济听了这番言词,心甚恍惚,然已到此,无可奈何,只得勉强扒上禅床,照监寺所说之规矩去坐。初时犹有精神支撑住了,无
发布时间:2023-02-09
不向芦花深处卧,移舟尽在波心过。得个锦鳞如许大,无处货,推蓬对月平分破。舞棹长歌声远播,江山心醉凝眸坐。赖有儿孙齐花柁,相应和,船头拨转还乡那。——瞎堂慧远禅师自述佛海瞎堂慧远禅师(1103—1176)为南宋时期佛教禅宗临济宗的代表人物之一。禅师姓彭氏,名慧远,眉山人,北宋徽宗崇宁二年(1103)十二月十六日巳时建生。禅师父亲名宁,母亲宋氏,其家“先世儒业”。禅师十三岁时(北宋徽宗政和五年,1115),其兄出家为僧。禅师问其兄出家“欲何为乎?”其兄曰:“求解脱耳。”禅师曰:“然则,我亦可为也。愿与兄偕。”这一愿望得到了父母的支持,禅师遂于当地的药师院出家。瞎堂慧远禅师出家后,药师院僧宗辩“问质
发布时间:2023-02-05
五、近恋亲守身尽孝话说道清长老被修元禅机难倒,抱着惭愧回来,卧床不起。道净长老以为是病,特来相探,问其缘故。道清长老隐瞒不过,遂将要披剃李修元之事,被他突然问我灵光何处,我一时对答不出羞惭回来,所以不好见人的话说了。道净道:“此不过口头禅耳,何足为奇,待我去见他,也难他一难,看是何如。”道清道:“此子不独才学过人,实是带来宿慧,贤弟切不可轻视了他!”正说未了,忽报李赞善同公子在外求见长老。长老只得勉强同道净出来迎接进去。相见礼毕,一面献茶。李赞善道:“前小儿狂妄,上犯尊师,多有得罪,故下官今日特来请荆,望老师释怒为爱。”道清道:“此乃贫僧道力浅薄,自取其咎,于公子何尤?”道净目视修元,接着问道
发布时间:2023-02-03
牛头法融禅师,俗姓韦,润州延陵人(今江苏镇江市)。法融禅师十九时,便学通经史,不久开始阅读大般若经,对般若真空之旨,有所悟人。他曾感叹道:“儒道世典,非究竟法。般若正观,出世舟航。”于是产生了出家的念头,后隐居于茅山,依三论宗学者炅法师落发,并从他学习般若三论(《中论》、《百论》、《十二门论》)和禅定。二十年后,法融禅师离开了茅山,在牛头山幽栖寺北岩下的一个石室中专习禅定。他的禅定功夫很好,有很多灵异之事。原来这一带经常有老虎出没,连樵夫们都不敢从这里经过。自从法融禅师入住后,再也没有老虎了。有一天,法融禅师正在打坐,突然来了一条丈余长的大蟒,目如星火,举头扬威。那蟒在石室的洞口呆了一天一夜,
发布时间:2023-02-03
正月十一真谛三藏圆寂纪念日真谛三藏(499—569),西印度优禅尼婆罗门族,原名拘那罗陀(华言亲依)。少时博访众师,学通内外,尤精于大乘之说。他以弘道为怀,泛海南游,止于扶南国。梁武帝大同年间,派直后(官名)张汜送扶南国的使者返国,访求名德和大乘诸论、《杂华》等经。彼国乃请真谛三藏来华,师欣然同意。大同十二年(546)八月,三藏带着经论梵本二百四十夹,到达南海郡(今广东省南部),当时他已年垂五十了。随即北上,沿途停留,至太清二年(548)八月才到建业,武帝深加敬礼,使住宝云殿。可惜刚要开始从事翻译,即发生侯景之乱,不果所愿,乃往东行。太清四年(550)真谛三藏到了富春(今浙江省富阳县),县令陆
发布时间:2023-02-01
四、灵光一点透禅机那弟兄两个回家,赞善问道:“汝二人归来何晚?”修元道:“因为先生留饭,又路过祇园寺进去一游,倒耽搁了多时。”赞善道:“入寺不过游玩,有何事耽搁?”修元遂将官人有愿要剃度一僧,及众行童争功续句之事,细细说了一遍:“那长老道是孩儿续语惊奇,苦要孩儿出家,被孩儿唐突了两句。彼尚未死心,只怕明日还要来缠绕父母。”赞善听了沉吟半晌。修元不知其意,便道:“他明日来时,大人不必恳辞,孩儿自有答应。”赞善道:“那道清长老,乃当今尊宿,汝亦不可轻视了他,出言唐突。”修元道:“孩儿怎好唐突他?只恐他道力不深,自取唐突耳!”父子二人商量停当。到了次日,才吃了早膳,即有门公来报道:“祇园寺道清长老在
发布时间:2023-02-01
三、茅屋两言明佛性话说李赞善晓得儿子修元有些根器,遂加意抚养。到了八岁,请了个先生,同妻舅王安世的儿子王全两个同在家中读书。那修元读得高兴,便声也不住,从早晨直读到晚。有时懒读,便口也不开,终日只是默坐,瞪着眼睛只管想;想得快活,仰面向天哈哈大笑。有人问他,却又遮遮掩掩的不说。到了十二岁上,无书不读,文理精通,吟诗作赋,无般不会矣。这一日,时值清明,先生例该放学回家,赞善设席款待,又备下束修礼物,命修元偕表兄王全,带了从人送先生回家。二人送了先生到家,复转身回来,打从一个寺前经过,修元问从人道:“这是何寺?”从人回道:“这是台州府有名的祇园寺。”王全听了便道:“祇园寺原来就在此处,闻名已久,今
发布时间:2023-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