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农历腊月十七,适逢明末四大师之一的紫柏真可禅师圆寂纪念日,大师刚正不阿,侠骨柔肠,精进修持,淡泊名利,毕生为刻经、复寺等弘法利生事业奔波操劳,虽历经磨难乃至圆寂狱中,但他荷担如来家业、悲愍众生疾苦的愿力从未动摇。这篇有关逆境的开示敬录自《紫柏老人集》,希望能够为各位读者,尤其是正处困境中的人们带来一些启发。2023年已经开始,虽值隆冬,春色不远,期待大家善用佛法智慧积极调整心态,所面临的“不可意境”也都能如“残雪逢春,自然融化”!心术无常,操之由人。是故以道德操心者,不知有功利;以功利操心者,不知有仁义。推其所始,虽道德功利发轸不同,然皆不外自心,但志之所存有殊耳。道德操心,则劫夺毁辱,无
发布时间:2023-01-08
腊月初四 首山省念禅师圆寂纪念日七轴莲经,持之已久。一言放下,即知本有。不说之说,举着就见。拂袖而行,何等快便。汝州(治所在今河南临汝)首山省念禅师,风穴延沼禅师之法嗣,俗姓狄,山东莱州人。省念禅师自幼出家,从本郡南禅寺受业,受具足戒后,遍参丛林。省念禅师“为人简重,有情识,专修头陀行(苦行)”,加上他经常密诵《法华经》,丛林中的人都很敬畏他,皆称他为“念法华”。后投风穴延沼禅师座下,充当知客。一日,省念禅师侍立次,风穴和尚流着眼泪告诉他说:“不幸临济之道,至吾将坠于地矣。”省念禅师便道:“观此一众,岂无人邪?”风穴和尚道:“聪敏者多,见性者少。”省念禅师于是便问:“如某者如何?”风穴和尚道:
发布时间:2022-12-26
腊月初一净土宗四祖竹林法照大师圆寂日衡州钵中见圣境,台山一一悉亲造。净土得睹承远师,竹林恭承文殊教。并州佛声达宫闱,代宗遣使优旨诏。念佛之妙究如何,能令速成菩提道。法照大师(747—821),身世事迹多不详。一说大师是南梁人,初由东吴来庐山,慕远公芳踪,结西方道场,专修禅观。一日入定往极乐世界,见承远大师侍于佛侧而大惊悟,永泰年中(765—766),登南岳衡山,师从承远大师受净土法,后始修念佛法门。永泰二年(766)夏,法照大师于南岳弥陀台般舟念佛道场精进用功至第二七日夜,至阿弥陀佛所,白佛言:“有何妙法,唯愿说之,唯愿说之。”佛言:“有一无价梵音五会念佛法门,正与彼浊恶世。”大历二年(767
发布时间:2022-12-23
本是钓鱼船上客,偶除须发着袈裟。祖佛位中留不得,夜来依旧宿芦华。——雪窦重显禅师福州玄沙师备宗一禅师,雪峰义存禅师之法嗣,俗姓谢,福建人。少年时,喜好钓鱼,每天泛一小舟于南台江上,跟江上的渔者相游戏。唐咸通初年(860),师备刚好三十岁。回想起这以前的一段生活,他忽然生起强烈的出家愿望,于是弃舟投芙蓉灵训禅师座下落发,旋即又前往豫章开元寺受戒。此后,他便寡言少语,一心精进修行,布衲芒屦,终日宴坐。众人都为他的巨大变化感到惊异。师备禅师本与雪峰义存禅师是同门师兄弟,都曾经亲近过芙蓉灵训禅师。但是,从悟道因缘上看,雪峰禅师却是他的得法老师。因为师备禅师以苦行著称,故雪峰禅师常常称他为备头陀。一天,
发布时间:2022-12-20
天台教主智者大师像赞归命大教主,人称小释迦。本地不可测,示迹乃堪夸。灵相兼尧舜,神德动夷华。权实穷奥旨,归宗在法华。四辩澍妙雨,两足严大车。止观传心印,玄文伏偏斜。永劫述难尽,功若恒河沙。允矣无上士,奚止压百家。——蕅益大师2022年12月17日,农历冬月廿四,智者大师圆寂纪念日。智者大师是陈、隋时代的一位高僧,乃汉传佛教第一个正式创立的宗派——天台宗的开宗祖师,在佛教史上举足轻重。祥瑞降诞 宿植德本智者大师俗姓陈,字德安,荆州华容(今湖北潜江西南)人。大师生于梁武帝大同四年(538),父亲陈起祖,为益阳县的散骑将军,博通经传;母亲徐氏,勤修齐戒。徐氏怀孕时,曾梦见五彩烟云氤氲回绕怀中,并且三
发布时间:2022-12-17
来必有因 燃指立誓游毗卢海 穷法界致口门放光 神京震地伟哉吾师 垂范万世华严三祖贤首国师(643—712),讳法藏,字贤首,帝锡别号国一法师。大师俗姓康氏,其祖先为康居国丞相,祖父之时归化中国。父名康谧,唐朝赠左卫中郎将。母梦吞日光而孕,法藏出生时为唐太宗贞观十七年(643)十一月初二日。十六岁(658)时,于阿育王寺舍利塔前燃一指供佛。翌年显庆四年(659),大师志锐择师,遍谒都邑缁英未果,遂辞亲求法于太白山,云水生涯多年,敷阅方等经典。后闻亲疾,出谷入京。时智俨和尚讲《华严经》于云华寺,遂投其门下为弟子。然而其时法藏大师因俗事未了,仍为居士之身。总章元年(668),智俨和尚临终,嘱托道成等
发布时间:2022-12-07
印光大师生西事实圆瑛法师印光大师,佛门尊宿,净宗导师,乘愿再来,现身度世,应迹陕西,俗姓赵氏。少安儒业,身列茂才,至年二十一岁,由儒入释,出家于终南山莲华洞,受具足戒,圣量法讳也。遍历百城烟水,广参诸方知识,依止北京红螺山资福寺,修净土法门,并执苦役凡四载,于净土一宗,生决定信。复拨草瞻风,云游南方各省,遂卓锡普陀山法雨寺,万缘放下,一心念佛,垂三十载,足不入俗。严戒律,具道德,重修持,轻名利,富有学问,解行相应,垂训作则,以法利生,著有印光文钞初,续二集行世。不但以佛法觉悟人心,以净土接引群众,常以世法纲常,家庭教育,扶世导俗,砥砺于人。其信徒辈,沐其熏陶化育者,受益固多,凡阅其文钞,被其潜
发布时间:2022-11-28
帝心嫡子 贤首真师华严奥旨 尽皆了知静观禅定 非聋非痴觑破法界 粉碎太虚华严宗二祖智俨大师(602—668),俗姓赵,天水人,生于隋文帝仁寿二年,他的父亲赵景,任申州(今河南信阳市)录事参军。大师幼年即有志于佛道,嬉戏时常累石成塔,以友伴为听众,自任法师。隋炀帝大业九年(613),大师年十二岁,随杜顺和尚(即华严初祖帝心尊者)至终南山至相寺,从杜顺弟子达法师受学,日夜精勤。杜顺和尚以所集《华严法界观》传付之,令其讲授。其后有二梵僧来游,智俨又从其学梵文。师十四岁出家为沙弥,往北方从摄论学系法常大师听受《摄大乘论》,洞解精义,为法常同门僧辩所称赞。二十岁时受具足戒,随后四处参学,遍听《四分》《成
发布时间:2022-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