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社会  回报社会

编辑:管理员 日期:2013-01-20

  自古寺庙多有施粥者,杭城亦不例外,其中施粥最多者,非灵隐莫属。2010年,灵隐寺施粥20多万份,创下了中国佛教寺院施粥之最。次年,灵隐寺将施粥的份数增加到30万,仍供不应求。都说灵隐寺的腊八粥好喝,腊八节里去灵隐寺喝粥逐渐成为杭城的一种新民俗。在旅游市场竞争火爆的今天,有些旅游网站甚至会在腊八节前制定一份详细的灵隐寺喝粥攻略,以招揽客户。

  随着腊八粥需求的日益增长,节日期间灵隐寺周边交通的拥堵也日益严重。为了缓解腊八施粥给城市交通带来的压力,灵隐寺在杭州市上城区、下城区、拱墅区、江干区、西湖区、滨江区、余杭区共7个城区及福利院、养老院等处设置了20多个施粥点。这种走出灵隐,施粥于民的做法一方面受到了社区居民的热烈欢迎,同时也很好地阐释了灵隐寺大开方便之门、利乐有情的施粥本意。

  "在今天少有人还会因为吃不饱饭而饥肠辘辘,但腊八施粥的意义依然存在。"灵隐寺住持光泉法师说。感恩,是寺院里腊八节最原始的内涵。关于腊八节的起源,众说纷纭。《佛本行集经》介绍说,佛祖释迦牟尼成道前,曾尝试过6年的苦行,不但毫无收获,反而身心疲惫,于是放弃苦行,接受了牧羊女奉献的乳糜,恢复了体力,在菩提树下静坐参悟,最终走向以智慧解脱的正道,这一天正好是农历十二月八日。由于释迦牟尼在这一天成道,因此寺院每逢这一天都用米、豆等谷物和枣、粟、莲子等干果煮粥供佛。

  感恩社会,回报社会,灵隐寺腊八节施粥的过程中始终坚持弘扬佛教优秀文化,向社会传递正能量。"品灵隐腊八粥,启智慧吉祥门。"借着施粥这样一个机会,灵隐寺走近信众,传递吉祥。当然,灵隐寺如此大规模的施粥不仅为了向传统致敬。"在经济的浪潮下,教化信徒比金钱更重要。"光泉法师认为,施粥还是要让更多的人体验到佛教的慈悲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