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灵隐寺志

藏识|在郡六百日 入山十二回——白居易的灵隐情(上)

白居易是唐朝著名的诗人和政治家,因为善良正直,在朝廷屡被排挤。唐穆宗长庆二年(822),白居易被外放到杭州担任刺史。白居易是带着落寞的心情到杭州走马上任的,杭州的山水抚平了白居易孤苦的心灵。白居易励精图治,疏浚六井,修筑白堤,深受杭州百姓爱戴,西湖边的送别白公雕像淋漓尽致地表现了杭州民众对白居易的深厚..

发布时间:11-30

藏识|冶开禅师与清末民初杭州灵隐寺大殿的复建

太平天国运动期间,太平军所至之处,“遇神则斩,遇庙则烧”,凡“遇有神像则必毁坏之”,江南佛教经此“焚像毁庙”的摧残,古刹禅林焚毁殆尽。咸丰十年(1860),太平军入杭,灵隐寺亦遭焚毁,仅存天王殿和罗汉堂。同治以后,灵隐寺进入复建时期。先后有顿觉智海、顿明贯通、圆悟云溪、圆洲通泉、真慈昔征(1849—1917)、..

发布时间:11-20

藏识|“灵隐书藏”的缘起与运行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创作出丰富多彩的文化典籍。早在春秋时期,就出现了收藏典籍的盟府或故府,并有专门的管理官员,文献储存已成为一些诸侯国的重要文化措施。汉武帝时期,正式确立了我国古代社会的官府藏书制度。清代藏书家周永年(1730-1791)《儒藏说》称:“书籍者,所以载道纪事,益人神智者也。”正是基于对典籍的崇..

发布时间:11-02

新闻|之江问道·第二届浙江佛教石窟学术研讨会在杭州灵隐寺举行

10月29日,“之江问道·第二届浙江佛教石窟学术研讨会”在杭州灵隐寺举行,来自佛教界与学术界的40多位法师和专家学者代表汇聚一堂,分享研究成果,交流学术心得,围绕“浙江佛教石窟”展开热烈讨论。▲黄征教授主持开幕式▲谢成水教授宣读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贺词▲学者代表张保见先生发表致辞张保见先生在致辞中回顾了浙江..

发布时间:10-31

云林物语|天香桂子落纷纷——唐代诗歌中的灵隐山桂花(下)

唐代是诗歌与佛学兴盛的时代,作为佛教文化圣地之一的灵隐山,不仅以其优美的环境吸引了唐代的诗人们,其佛学氛围也为他们的诗歌创作带来了灵感,这一时期的桂花也被诗人赋予了禅学的意味。如白居易在《寄韬光禅师》中,就将禅师的修道境界和桂子联系在一起。寄韬光禅师白居易一山门作两山门,两寺原从一寺分。东涧水流西涧..

发布时间: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