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一法师常说:"庵门常掩,勿忘世上苦人多。"弘一法师认为,念佛的人要常抱积极之大悲心,看到哪里有苦难,就要赶快冲向哪里去救苦救难。念佛的人虽然内心清净,厌离娑婆,不执着人间,但是要空而不空。既要空,要无我,把自己奉献给众生;又要不空,要关心人间,不忘世间的苦难,要努力去做利益众生之种种救世事业,不为..
发布时间:04-14文:圣开法师朋友!你见过夫妻间吵架么?如果见过,大底能领略那种不顾一切,让对方怎么不痛快自己就怎么说怎么来,然后自己就畅快,在这种场合人们的嘴巴威武的像狮子之口,说吞噬一切毫不夸张,而舌头则像激光之剑,摧毁一切,多少夫妻从此陌路。至于人,舌头除了啖食众生,撒谎骗人,没错,第三个用处,就要算"恶口"。..
发布时间:04-12最近几年有一部纪录片很引人注目,叫"舌尖上的中国",瞧了瞧,最大的感受是"刀斧口中,软舌噬众",恰似"舌尖上的谋杀",好像一切众生的存在都是为了舌尖上的味蕾,人们这种主宰化、自我化有点让人后怕。佛教中最重要对佛教徒影响最大的可能就是"杀戒",在菩萨戒正视一切众生,更珍视一切生命,而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对..
发布时间:04-11第一、世风日下皆是向上之阶: "世风日下,人心不古",是身处世间的我们常哀叹万分的憾事。然而世风虽日渐浇薄,却正是我们磨练心志的炼金石,也是我们成熟人格的阶梯。 佛陀说:"高原陆地不生莲花,卑湿淤泥乃生此华。"即是开示凡事不经山穷水尽之际的振作奋发,就无法领略柳暗花明的幽趣。因此,愈是世道衰微愈..
发布时间:04-10文:闻智法师 佛制比丘,五夏以前,专精戒律;五夏以后,方可听教参禅。所以一个出家人剃度以后,就要开始慢慢适应上殿过堂,出坡坐禅等僧人生活。等到求受三坛大戒之后,正式成为一位比丘师父,这时就要融入僧团,依据一座寺院的规矩过晨钟暮鼓的参学修行生活。 丛林,就是来自四面八方的僧众聚居的寺院。印度佛教时..
发布时间: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