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贪:于有有具,无着为性;对治贪着,作善为业。有是三有,即欲有、色有、无色有,就是三界;三有就是三界有漏果。有具就是能生三有的资具,即三有的因;如依资具造成事物,故喻因如具。相顺的因,唯是有漏法。为缘的因,亦通无漏,如在有漏心上以涅槃为缘,亦能引发贪等,故亦是具。中有、业行、烦恼,皆是有具。对于三有..
发布时间:10-28常听到有人说:佛教义理深邃,引人入胜,我也很想学习,但对于持戒始终心存疑虑,觉得戒律严重妨碍了我的自由……其实,戒律在凡夫眼里是种束缚,而在诸佛菩萨看来,恰恰是使众生获得真正自由的途径,所以名为解脱法门。凡夫颠倒妄见,从来就认假作真,以苦为乐,被五欲尘劳、三毒烦恼层层束缚而不自知,现在知道了解脱的方..
发布时间:10-28佛言:当念身中四大,各自有名,都无我者;我既都无,其如幻耳。四大:四大原本是佛教的元素说,是说一切物质即色法,是由地、水、火、风等四大要素所构成。即:(一)本质为坚性,而有保持作用者,称为地大。(二)本质为湿性,而有摄集作用者,称为水大。(三)本质为暖性,而有成熟作用者,称为火大。(四)本质为动性,而有生长..
发布时间:10-26宋朱大卿【宋】五祖法演禅师但得心闲到处闲,莫拘城市与溪山。是非名利浑如梦,正眼观时一瞬间。法演禅师这首诗歌是一首劝世诗,诗歌首两句“但得心闲到处闲,莫拘城市与溪山”,劝告世人不管是在闹市中生活,还是隐居在深山之中,只有心无挂碍,才会过得轻松自在、心情舒畅。如果心中有挂碍,放不下世间的名闻利养,即使你..
发布时间:10-25夫诸法实相,本自如如,无无明,亦无非无明,无法性,亦无非法性,奚必待破而始见?乃众生拘于习气,妄自思议,而初研教理者,又非如是不足以开悟,故随宜而申其说。然则无明者何?曰:对明而立之名也。若孤明独立,凡境不缘,则无无明可立。反之,倘孤明不自独立,逐境攀缘,以随顺所明之境,是谓所明。所明既立,能明并起..
发布时间:10-25